那天無意間看到踏輕鍋物的介紹,特別是這道蝦黃厚薑母鴨,光是名字就讓我瞬間動心。薑母鴨本來就是冬天的經典鍋物,但加上蝦黃這個「點睛之筆」,光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湯頭的濃郁層次。
回家後,我立刻跟老公分享相關照片,眼神透出期待的目光,以及我想要吃這個的語氣,我老公聽完,沒等我說完就笑著點頭,說:「買都買,趕快入手一包回來試試!」於是,我們決定這週末就在家裡煮上一鍋蝦黃厚薑母鴨,好好犒賞自己,也順便享受一下那種餐廳級的美味暖湯。
說真的一打開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調理包,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份量」給震撼到了!這薑母鴨的尺寸完全不手軟,鴨肉塊頭飽滿又扎實,讓人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太有誠意了!光是看著這一大包滿滿的食材,就彷彿能感受到濃厚的湯底與鮮嫩的肉質即將在鍋中綻放出完美的風味。更讓我驚喜的是,裡頭不只有厚實的鴨肉,還能看到微微蝦黃的點綴,這樣的組合根本就是對「進補」和「美味」的雙重感受啊!
這邊要來講一下蝦黃厚薑母鴨的細心之處,除了它的美味與便利吸引我之外,最讓我安心的就是他們特別用心的食材選擇——這鍋裡絕對 沒有鴨頭、鴨脖子、鴨屁股 這三個部位,吃起來更健康、更放心。
首先是鴨頭,雖然有些人覺得鴨頭的肉質特別,但實際上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讓血脂飆升,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擔。而且某些鴨頭還可能因環境因素累積重金屬殘留,這點總讓我有些顧慮。所以,踏輕選擇直接不加入鴨頭,讓人吃得更無負擔,也避免了這些健康疑慮。
再來是鴨脖子,它是淋巴和毒素容易累積的部位,儘管烹煮可以減少風險,但想到代謝廢物可能殘留,還是讓我有點擔心。而市場上有些鴨脖子產品經過過度加工,添加了大量鹽分和香料,吃多了對腎臟和心血管也不好。所以這次看到踏輕的薑母鴨完全避開了這個部位,真的讓我吃得更安心。
最後是鴨屁股,它雖然脂香四溢,但其實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甚至增加脂肪肝風險。而尾脂腺本身還可能殘留油脂分泌的代謝廢物,光是想到這些,我就會打消念頭。踏輕直接將這部分剔除,讓湯頭和肉質的品質更純粹,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 真正做到了把「美味」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選用優質鴨肉部位,讓人不必擔心吃進多餘的脂肪或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了這麼多,就要看我老公下廚的英姿啦
說真的,鍋子已經是我們家最大的,還是裝不下,實在誇張的大,但….總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以及不安感…
老大,你要退冰後再煮啊,一整隻結凍去煮,要煮到明年嗎…..
我先生也太天兵了,以為這樣煮就可以了,結果我看了後面的說明,踏輕特別強調,退冰後,再將整隻鴨分解,再放到鍋子裡煮,看他手忙腳亂的樣子
實在很無言啊,結果我們把整隻鴨重新拿起來,放到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剁,光是搞這隻鴨,就搞了40分鐘,重點是還沒下鍋喔…
所以使用說明真的要看仔細啊,不然會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啊…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整隻鴨放進去了,這時候,薑母鴨的味道才真正的散發出來,實在太香了,當蝦黃厚薑母鴨在鍋中緩緩滾開時,香味瞬間四溢,讓整個空間都彷彿被一層暖意包裹。
薑母的辛香最先竄入鼻尖,那股溫暖又帶著微微辣感的薑香,細膩而不嗆,彷彿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人瞬間感到全身舒暢。緊接著,蝦黃的鮮甜香氣悄悄滲透出來,帶著一絲大海的清新與濃郁的海鮮風味,與薑母香交織在一起,完美平衡了整體的香氣層次。
湯頭翻滾間,鴨肉的獨特肉香也逐漸融入其中,帶出一種濃郁卻不膩口的溫潤香氣。這種香味不像一般火鍋那麼厚重,而是多了一分自然的清甜與深邃的層次,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撲鼻而來的幸福感。光是聞著,就能想像那一口湯頭滑入口中時,薑的辛、蝦黃的鮮、鴨肉的甘,三者在舌尖綻放的美妙滋味。
有了蝦黃厚薑母鴨這鍋主角,當然少不了一些完美搭配的配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我跟先生精心準備了這些必備的食材,讓每一口都更加豐富有層次。
高麗菜
高麗菜是鍋物的靈魂之一!放入滾燙的湯頭裡,吸飽了薑母鴨的湯汁後,入口帶著清甜的口感,完美中和了薑母與蝦黃的濃郁,吃起來爽口又解膩,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茼蒿
茼蒿特有的香氣和柔軟的口感,放進鍋裡煮一下,就能吸附湯底的精華。它的草本香氣與薑母鴨的辛香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這鍋湯更加清新、不膩口。
魚餃
魚餃煮進湯裡後,外皮軟Q滑嫩,內餡魚漿吸滿了濃郁的薑母湯汁,每一口都帶著海鮮的鮮甜與湯底的層次感,成為這鍋裡的小驚喜。
燕餃
燕餃則是鍋物裡不可缺少的經典配角!咬開後,肉餡的鮮香與湯頭結合,滿口都是濃郁的幸福感。外皮吸湯的口感特別討喜,讓整體味道更有層次。
玉米筍
最後,玉米筍是這鍋裡的點睛之筆,帶著清甜與脆口的口感,不僅增加了湯底的甘甜風味,也讓整鍋料理更清爽、均衡。
這些配料和蝦黃厚薑母鴨堪稱絕配,每一種都吸飽了湯頭的精華,讓人吃起來既滿足又驚艷。大自然的鮮甜、海鮮的濃郁和薑母的辛香在這鍋中融合得剛剛好,讓這一餐充滿了豐富的味覺層次與幸福感!
吃火鍋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開開心心的幸福氛圍。想像一下,寒冷的夜晚,一鍋熱騰騰的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在餐桌上冒著香氣,夾著自己喜歡的魚餃和玉米筍;另一邊,吃著煮好的高麗菜,配合湯底的辛香與鮮甜,在家裡緩緩飄散,然後坐在沙發追劇,簡直太完美啦。
踏輕鍋物,就是為了這樣的幸福時刻而存在。簡單調理、不費時間,卻能讓小家庭的餐桌瞬間升級為一場高級的美味饗宴。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薑母的辛香、蝦黃的鮮甜,以及滿滿的愛與溫馨。
無論是平日的小確幸,還是週末的歡聚時光,踏輕鍋物都能輕鬆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讓我們圍在餐桌前,享受那一鍋熱氣蒸騰的幸福滋味吧!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愛與美味在你的小家庭中溫暖流動吧!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美食推薦寒冷的天氣,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鍋熱騰騰的火鍋。這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家的溫度。而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就是為這樣的小家庭幸福時光而生,讓你在家輕輕鬆鬆,也能煮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讓每個人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的調理包,從開封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充滿期待。份量十足的鴨肉厚實飽滿,光看著就覺得滿足。湯底中融入了細膩的薑香,微微的辛辣暖胃又暖心;而特別加入的蝦黃,將鮮美的海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湯頭更顯層次,喝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精華在味蕾間綻放。這樣的滋味,不只是一道料理,更是寒冬裡帶給全家人滿滿幸福感的「暖心良方」。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口感介紹
對於忙碌的小家庭來說,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更是完美的選擇。不需費時準備繁瑣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料理技巧,只要將調理包放入鍋中加熱,讓湯底慢慢滾開,整間屋子立刻飄滿誘人的香氣。接著準備一些簡單的配料:高麗菜的清甜、茼蒿的草本香氣、魚餃和燕餃的軟Q鮮美,再加上玉米筍的脆口清甜,每一種都能完美吸附湯頭的精華,讓這一鍋滋味更豐富、更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試吃心得評價
當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熱氣騰騰的鍋物一口接著一口,孩子開心地夾著魚餃,邊笑邊說「好好吃!」;伴侶輕輕地將煮好的高麗菜夾到你的碗裡,說著:「你最喜歡這個,快多吃一點!」這樣的畫面,簡單卻充滿溫馨,讓整個家的氛圍都被幸福填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不只是單純的火鍋料理,而是讓家人凝聚在一起的美味橋樑。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口感濃郁推薦
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每一頓飯都能成為全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週末的小確幸,還是平日裡的慰勞,只要有這鍋美味上桌,寒冷的天氣也能變得溫暖而有滋味。在家輕鬆品嚐高品質的鍋物,既省時又美味,讓你的家人感受到來自你滿滿的愛與用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試吃體驗
這個冬天,別讓忙碌打亂你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時光。讓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陪伴你的每一頓餐桌時光,讓家的味道變得更豐盛、更溫暖!現在就為小家庭準備這一鍋,開啟你們的幸福饗宴吧!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戶外煮食
坐在歲月的秋千中 等你 等那春暖花開的欣喜 一陣風緩緩的吹來 給了我一片寧靜 眼前的一切都是好風景 一縷陽光,一朵白云 還有只蝴蝶穿梭于花叢 都是相聚時的喜悅 看著你,被風吹亂了思緒 心中便有萬種風情 我沉陷于這個季節,這片風景 多少年來終于等到你 就像春風綠了江南 而那一季煙雨滋潤了心房 >>>更多美文:優美詩歌
“大姐,你先去吃飯吧,剩下的不多了,讓我自己一個人來拷貝吧。” “哦,好的。喜鵲也去吃飯了,都沒有看見她,我也去吃飯吧。”蔣秀大姐一口江淮腔,輕輕說道。 “喜鵲?誰是喜鵲?” “就是畫劍麻的那個女人嘛!” 我想起來了,那個女同學個頭矮小,嬰兒肥的臉上長滿了點點雀斑,估計40歲出頭吧! “她叫喜鵲?這么喜慶的名字?” 我突然想起家鄉叫喜鵲為“鴉雀”,在童年經常有關于鴉雀的記憶場景:外婆住在貢嘎神山下,時常隱沒在雪線里的一個村莊里。小小的我們經過長途跋涉,登上高臺之上的雪村時,外婆帶著表哥、表姐們已經在家門口等候了半天了。表哥姐們會抱著我們幾個小孩,又親又愛激動不已。這時,外婆則會拉著媽媽的手說:“一大早,我就聽見鴉雀在樹上不停地叫,就想你們今天要攏屋咯!” 外婆家是一個古老的農家院子,外公及祖上曾是當地的地主。隨著時代變遷,老宅也逐漸破落,分成了幾家。每每看到神秘莊嚴的家神(神龕)和插著巨大銅錢的門檻,我便感到世間歲月,盛衰無憑。 新的時代蕩滌了陳年舊事,剩下院子里面一株直插云霄的高山冷杉,依舊長青常綠。樹上住著許多“小居民”,頂端便是一家鴉雀,樹下住著我們。娘家人常說,只要聽到鴉雀早上叫醒大家,就知道我們要回來了。而年少的我,只有較少鄉間生活經歷,對此持懷疑態度,難道鴉雀還認得我們是一家人不成? 然,每次去,外婆都要言及鴉雀叫了,喜慶不已。我也慢慢相信了,感覺那黑漆漆的杉樹葉子中住的不是一窩鳥,而是家族與上蒼溝通的使者。 童年、少年的快樂便在這杉樹下滋長:清晨,鴉雀的叫聲把我們從小姨清香體溫中喚醒。放牛、捉知了、打核桃、撿板栗… …其樂無窮。在這杉樹下,年輕、英俊的舅舅給我們講述他上華山打野牛、豹子的驚險傳奇,嚇得我們緊張不已。他又教我們在雪地里打槍,槍一響,后座力便將我推到在地。舅舅還經常抓來活錦雞、老鷹給我們玩。有一次,他還打了一頭熊,把熊皮送給了我(至今保留著),我多想和他一樣勇敢、壯實啊! 就這樣,鴉雀的叫聲隨著童年的幸福在記憶里沉淀。 此去經年,外婆撒手人寰,我回到了院子:外公也沒有了、杉樹也沒有了、鴉雀自然也沒有了。鄉間繁重粗糙的生活,讓當初美麗清純的小姨變得白發蒼蒼了,而年輕力壯的舅舅也已蒼老,他的兩個漂亮可愛的女兒也嫁進城去了。我站在空空的院子里面,看著留下光禿禿的黃沙土,童年時候的伊甸園在哪里呢? ……呱… … 天空飛過一只老鴰,平添了幾分悲傷和寒氣。鵲走了,徒留鴉。 “她為什么叫喜鵲呢?這么喜慶的名字。”我又問到。 “她真名不叫喜鵲,我覺得她像只喜鵲一樣,成天嘰嘰喳喳的,愛說愛笑,成天很開心,真像只喜鵲一樣。所以,我就叫她喜鵲了。”蔣大姐慢慢放下筆,收拾起眼鏡,一邊說道:“女人嘛,就這樣多好啊。一輩子開開心心,帶給別人快樂和喜悅的心情,不要像個寡婦一樣板著臉,讓別人難受。我喜歡她!” 我浮想起,那個叫“喜鵲”的女同學,個頭矮小,嬰兒肥的臉上長滿了點點雀斑,估計40歲出頭吧!也就這么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沒有驚世之才、沒有沉魚落雁,就憑其灑脫的人生態度、樂觀的言談舉止卻贏得了同學的喜愛。 喜鵲,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化身啊,嘰嘰喳喳帶來熱鬧的快樂和幸福。 想著遠去的童年,看著現在的同學,我會心一笑,喜上眉梢。 >>>更多美文:心情故事
一晃,父親有80高壽了。看著父親那還算硬朗的身體多了些滄桑,慈祥的微笑中更多了些平和,我的心里充滿了溫暖和感恩。 父親是一位小學教師,從19歲踏上工作崗位到60歲退休,任教整整41年。在那個教育資源青黃不接的年代,父親和他的同事們在講臺辛勤耕耘,晚上辦夜校,使許多人擺脫了文盲,有些人有了深造的機會,改變了命運。 當時村里沒有校舍,父親經常帶著學生在牛欄里上課,在村里的倉庫里上課。為了有幾間像樣的教室,父親向上級領導打報告,找村干部商量,終于籌來了少量建校經費。建校期間,為解決材料困難,父親親自帶領教師到窯廠挑磚,到河里挑沙,周末和工人們一起勞動,無怨無悔。 父親任校長期間,從來不肯沾公家的一點光。記得當時母親很喜歡看書,可是家里又沒錢買書,就叫父親帶幾張學校的舊報紙給她看。父親卻搖搖頭說,那是公家的東西,不能隨便往家里帶。 每年“六一”,父親總是想辦法讓孩子們過個快樂的兒童節。他和老師們帶領孩子們到茶園幫人采茶,加上一些村民們捐贈的錢,給校內校外的孩子每人發十個糖果,還帶我們到十里外的電影院看電影。我們迎著六月的艷陽,嘴里含著半天不化的硬糖,排著隊一路高歌,一會兒就到了電影院。電影開演了,銀幕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五角星,金光四射,然后是“八一電影制片廠”幾個金黃色的大字。直到今日,我好像再也沒有吃過那么香甜的糖果,再也沒有看過那么震撼人心的電影了。 當時我家六口人,僅靠父親微薄的工資很難維持生計。父親利用上學前和放學后的時間和母親一起種了十畝農田。父親不是一個種莊稼的好把式,農活做得粗糙,可挑糧擔肥、犁田打耙這些重活累活都壓在他的肩頭,加上母親的勤勞和精打細算,家里的日子還不算困難。 忙時,父親的面色是凝重的,好像在打一場戰役,但父親很少對我們發脾氣。閑下來,父親會和鄉親們聊天、開玩笑,給孩子們講《三國》中劉關張的故事,經常有許多大人、孩子們圍著他,聽得津津有味,全然忘了身旁雞籠里發出的熏人的臭味。到過年的時候,許多鄉親拿來紅紙請父親寫春聯,大家說著笑著,其樂融融。 父親,您是一只蝸牛,背負著事業和家庭的重殼,砥礪前行。 父親,您是一株稻穗,內心豐盈,卻總是謙遜地垂向大地。 父親,您是長在峭壁上的蒼松,哪怕寒風凜冽,哪怕土壤稀薄,您始終笑對亂石風云,給世間留下一片濃蔭。 >>>更多美文:親情文章
年輕時,我在企業工作過一段時間,常聽老師傅說某某干活絕對錯不了,看著帶相兒;而某某不行,不帶相兒,指定手潮。我就奇怪,這種事情難道也可從相貌中分辨出來?后來發現,老師傅看的實際上并不是“相”,而是憑多年經驗從對方身上捕捉到的一種信息,感受到的一種氣場,準確率卻八九不離十。 劉備小時候上不起學,有個叫劉德然的人資助他,對劉備比對親兒子都好。劉德然媳婦不干了。老劉說,我看劉備這孩子帶富貴相,日后必成大器。后來,劉備與關羽張飛結拜,張世平、蘇雙二位大商人恰巧路過涿郡,因久聞劉備大名,特來拜會。見到后,覺得劉備眉宇間帶著成大業的相,便贈予劉備大量錢財馬匹。這倆人在《三國演義》里只出現過一次,仿佛就是特意來給劉備送錢的。還有糜竺,同樣是漢末少有的大款,起初在徐州陶謙手下,后一見劉備,便認定劉備能成大業,于是陶謙死后,糜竺第一個站出來“率州人迎先主”,后來袁術和曹操夾攻劉備,呂布與劉備反目,又是糜竺站出來,史書載:“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于是進妹于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于時困匱,賴此復振。”糜竺也是拼了,搭上自己家當和人馬不算,還搭上自己的家人,從此跟定了劉皇叔。 清代選舉子,的確有一套“相術”,即所謂的“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字標準。“同田貫日”的意思也就是“方臉(含長方臉和短方臉)、頭大身長、胖瘦適中”方可入選;“身甲氣由”的意思是倘若是“身”字臉,則身體必傾斜不正,“甲”字的意思是腦袋大身子小,“氣”在這里為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的意思,“由”則是說這個人腦袋大身體太胖,總之,凡是帶這種“相兒”的皆不可選。這倒讓我奇怪,劉羅鍋當年又是咋被選中的呢? 以相貌取人,這事兒咋說也不靠譜,但古人多深信不疑,哪怕經常被打臉,經常看走眼,典型的例子可舉明末的光時亨。光時亨為崇禎七年甲戌科進士,任兵科給事中,覲見崇禎,毫無壓力,面對崇禎提問,光時亨開口就是治國事理,令崇禎激動得站了起來——“上(崇禎帝)為起立,注視者三”。《桐舊集》中收錄的第一首詩便是光時亨的《南樓誓眾》:“人臣既委質,食祿當不茍。受事令一方,此身豈我有。即遇管葛儔,尚須爭勝負。矧今逢小敵,安能遽卻走。仰誓頭上天,俯視腰間綬。我心如恇怯,有劍甘在首。讀書懷古人,夙昔恥人后。睢陽與常山,不成亦匪咎。瀝血矢神明,彈劍聽龍吼。”簡直是字字鏗鏘,無疑展示了男兒為家國社稷拋頭顱灑熱血的無尚勇氣! 李自成攻陷大同,崇禎便想南遷,是光時亨痛哭流涕地諫阻。1644年三月初一,李自成兵抵京郊,李明睿上書崇禎移駕南京,群臣贊成,光時亨出列怒吼“不殺李明睿,不足以安人心”,把提南遷者皆稱作賣國賊,搶占道德制高點;三月初三,李建泰上書愿奉太子赴南京監國,又是光時亨聲淚俱下大罵眾臣賣國,把愛面子的崇禎活活將在那里,不得不表態以死守社稷。光時亨給提南遷者扣的帽子是“將欲為唐肅宗靈武故事乎?”他把太子比作當年自立為帝的唐肅宗。于是,崇禎皇帝和太子都喪失了南遷的最后機會。而當北京城破,崇禎自縊,令誰都沒想到的是,一臉“忠臣相兒”的光時亨卻急慌慌投降了李自成。 美國漢學家魏斐德在《洪業——清朝開國史》中談到“南遷”被阻時有這樣一段話:“這對后來清占領北京時的形勢產生深遠影響。清比較完整地接管了明的中央政府,擁有了他們最缺乏的東西,由此接手了明幾乎全部漢族官吏,依靠他們接管天下,并最后征服南方。崇禎帝的決定還導致諸多皇室宗親繼承權利的曖昧不定,以致派系傾軋,削弱了南明政權。” 清兵入北京,李自成西撤,光時亨又只身逃亡南明,結果被馬士英彈劾:“給事中光時亨力阻南遷,致先帝身殞社稷;而身先從賊,為大逆之尤。”遂留下一個史無前例的罪名——“阻南遷”罪。光時亨死得不冤,他常讓我想起陳佩斯、朱時茂表演的小品《主角與配角》,陳佩斯說:“你這個叛徒!我原來一直以為,只有我這模樣的能叛變——沒想到啊沒想到——你朱時茂這濃眉大眼的家伙也叛變啊!”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ER188TWEWQ155W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料理體驗 》冬日家庭聚餐,不費力的料理也能驚艷家人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鍋物美食推薦 》小家庭冬日午餐提案,簡單料理暖心又暖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適合鍋物晚餐 》冬日暖胃料理,讓小家庭聚餐成為幸福時光